广州大学以“四个坚持”高质量推动学科建设
工程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近年来广州大学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强校之基,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牢牢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坚持“四个面向”,主动对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和开放,深入推进“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以“冲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和组织模式,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全力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学科建设成效突出。近日,我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全省共有11所大学有ESI全球前1‰学科)。
一是坚持分层分类,夯实学科建设内涵基础。
面向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前沿领域,依托“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加强“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分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推动产出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重点强化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和土木工程学科两个“冲一流”学科,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数字经济”“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等本科专业,构建起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做强省一流学科、发展基础学科和特色交叉学科的分层建设体系。目前学校拥有6个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在软科发布的2023年“中国大学学科实力评级”中,学校同时入选中国文科、理科和工科实力A类大学;2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其中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强;27个学科上榜软科2023“中国最好学科”,其中2个位列全国前12%、7个位列全国前20%。学校自2020年以来一直稳居国内百强,在2024-2025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71位。
二是坚持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建设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新路径,打造“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依照“学科+产业技术领域”融合的理念,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大力调整优化院系设置,更名建设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促进土木工程学科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融合发展;组建人工智能学院、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共同筹建“广州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布局建设纳米结构材料及能源环境健康应用研究团队、空天遥感创新研究院”“海丝之路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荔湾研究院”“知识工程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探索信息学部建设和新师范学院发展机制,支撑新兴交叉学科和重点优势学科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进入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和2024U.S.News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上榜学科,共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除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外,还有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
三是坚持优化管理,助力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重点推动动态学科建设数智化治理,搭建“360°学科发展水平动态监控平台”,定期分析学校及对标高校的学科建设表现,形成《广州大学学科发展水平数据报告》《广州大学学科发展数据汇编》《ESI学科资讯双月报》《ESI潜力学科分析》等数据分析报告,为学科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有效推动学科水平稳步上升。探索建设“广州大学学科数据管理与绩效考核分析系统”信息化平台,构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地方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核心要素投入产出指标评价体系,引导资源要素聚集,提升资源投入效能。
四是坚持引育并重,建强学科人才队伍。
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层次教师队伍。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引育工程,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精准引揽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通过破“五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立“四新”(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殖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改革人才评价发展机制,理顺新机制人员并轨分流机制,推动师资队伍新旧机制融合。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确保人才队伍衔接有序、后继有人。2024年全职引进赵宇亮院士,学校现拥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9.02%,全职两院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7人、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94人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311人,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